陈雨(化名),男,16岁,学生。三岁时父母离异,然后一直跟母亲一起生活,直到初中后搬回与父亲同住,此时父亲已经另娶。小Y在家表现出很强的叛逆性,极强的自我中心意识,时不时与父亲、后妈吵架,后来延伸到与亲妈也无法沟通。有厌学,网络游戏沉迷现象。父母在教育无法后,送入湖南青少年特训学校。刚入学院的小雨,表现非常倔强及自我中心意识,总是喜欢挑战学校规则,也不尊重老师。
在了解过成长环境后,湖南青少年特训学校的老师决定从以下几个方面纠正其行为及修正不良信念:
1、培养尊重规则的意识及行为规范;
2、理智客观看待父母离异对自身的意义;
3、正确认识网络的意义及分析网络成瘾的心理动力。
首先,在学校老师用极强的耐心和敦敦的教导、循循的善诱督促他从行为上遵守学校规则,尊重学校老师、同学。在一个多月的挑战无果之后,陈雨同学感化而接受了学校规则,变得尊重老师,与同学友好相处。期间伴随着老师的言传身教,疏导以及一起进行的探讨分析。
第二方面,经过评估,我们认为陈雨性格的养成以及对人际关系的认识体验都与他小时候的经历有密切的关系。在与他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获得信任之后,他开始主动与老师谈及自己的内心世界以及经历的一些创伤。通过多次的会谈,可以发现他内心对父亲抱有怨恨。在人本主义理念支撑下,我们开始鼓励他先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情感。事实证明,在他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情感之后,开始理性客观看待过去经历。经过很多次的沟通后,他获得了明显的成长。亲情联系明显的强化和紧密化。
对于网络方面的认识,在经过多次的探讨之后,从认知上他获得了改变,取而代之的是重新选择学习。心理动力方面的改变,使得这种认识更稳定。
教学还在进行中,我们期待着陈雨同学更加快了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