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6岁男生跳楼事件,谈青少年教育
9月13日23时许,龙岗区布吉高级中学发生令人唏嘘的一幕,16岁的高二男生小嘉高坠身亡。据知情人士透露,男生事发前因买奶茶送给同班一女生被班主任约谈,谈话后男生回到教室拿了些东西就跑到楼顶跳下来了。目前,警方仍在进一步调查中。
出现了这样的事情,首先是感到很哀伤,一个正值青春年华的男生,还没来得及欣赏生命中最美丽的风景,就与这个世界告别了。
部分网友指责老师的教育方式有问题,部分网友觉得纯粹是男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太差。如果不是发生这样的事情,想必这两者也不会被拿来讨论。
老师在约谈过程中,说了什么,我们不得而知,这里还是要谈一谈,大家已经谈了很久了的青春期孩子交往问题。以前是对男女生交往进行限制,现在连孩子同性的交往,家长和老师也开始限制,原因是怕发展成“同性恋”。
在事情还没有定性和定论之前,就莫名其妙给孩子贴上一个标签。比如,孩子玩电子游戏,就给孩子贴上“不好好学习的坏孩子”标签,也许孩子并没有影响学习,只是放松一下。比如对某个老师有仰慕之情,就被贴上“爱上老师”的标签,给孩子留下很深的阴影。
同学之间的交往也是这样,青春期的孩子,文中已经是高二16岁的孩子,对异性之间的交往做出探索,这真的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父母和老师,应该做的,是引导孩子如何让这种交往成为孩子成长中有力的一面,同时教给他们安全交往的界限,以免酿成错误。而不是如临大敌,上去就是否认和批评,这样只会给孩子带来更大的伤害,很可能以后和异性的交往都会受影响。
老师,对学生的亲密交往行为该不该管教?
如果只是发现某个男女生交往过密,其实不需干涉,当发现影响到了学生的学习状况时,这个可以进行一次提醒。
学生的心理状态太脆弱,怎么办?
这位16岁的少年,对生命的不珍惜,给他的家人和老师都带去了很大的痛苦,在我们的教育中,是否教给了孩子,对生命的珍惜?遇到事情,孩子没有寻求帮助,而是选择了如此极端的解决办法,是否是学校和家庭教育的缺失?
希望我们的教育体制,教育出来的,不仅仅是“有知识”的人才,首先,应该是一个有良好心理状况,会调节自己情绪的热爱生活的人。